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行业资讯 > 正文

红木“过冬”话题 继续在东阳发酵

时间:2015-06-16 浏览:6599 + 打印

分享到:
红木“过冬”话题
继续在东阳发酵

“寒冬”困局,又该如何破解?
叶永永

        如果说这轮寒冬对东阳红木市场没有影响,那是假的,但相比北京、苏州、广东等地的红木市场,东阳所受的冲击要小很多。

  “这和东阳红木市场的定位有关。”曹益民说,北京、苏州、福建、广东等地的红木市场发展早,定位高,大部分以生产高档红木家具为主,而东阳的红木市场起步晚,走实用型、适用型道路,实行错位发展。

  面对此次“寒潮”,曹益民走访调查多家东阳红木企业发现,不同的企业出现了不同的反应。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一些新办的、没有品牌的红木企业,而一些品牌过硬,市场定位准确的红木企业,在此次“寒潮”中基本没受多少影响。

  “红木市场尽管萧条,但刚性需求依然存在,中低端家具市场前景还是相当广阔。”曹益民说,如万家宜红木,生产非洲花梨家具为主,面向中低端市场,并未受此轮“寒潮”影响,市场销售额不降反升。而九龙堂红木由于市场认可度高,其生产的高端红木家具一直都不缺买家。

  6月3日,本报刊发了《是真冷还是新常态? 央视财经频道‘红木“过冬”记’在东阳激起千层浪》一文后,红木“过冬”话题继续在东阳发酵。

  “央视财经频道《红木‘过冬’记》所说的正是目前红木市场的真实情况,并且这一轮寒潮确实也影响到了东阳的红木市场。”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委员会副秘书长、东阳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曹益民说,面对当前寒冬困局,如何破解显得尤为重要。 

  红木原材料价格节节下跌,红木家具滞销,红木市场当前的境况称为红木市场萧条期,就如同一个国家遇到了经济危机,进入了经济萧条期。

  “红木市场类似这样的萧条期,不只出现一次。”曹益民说,早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,红木市场就因经济危机出现萧条期,最后随着经济好转,这次红木市场萧条期才逐渐瓦解。而这次红木市场的“寒冬”困局,则是二次萧条期。

  其实,出现这次红木市场萧条期并非毫无征兆。2013年,红木市场一片红火,导致大量外资涌入红木行业,红木价格猛涨,不少商家开始囤积原材料,原有相对比较稳定的供求关系被打破,红木市场出现快速无序发展。

  以缅甸花梨为例,2013年上半年,每吨价格在1.2万元左右,到了2013年下半年,每吨价格已超过3万元。“正是这种爆发式的增长,为日后红木市场萧条期的到来埋下了伏笔。”曹益民说,2014年,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持续不景气以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,红木家具市场销量极速萎缩,导致这轮红木市场萧条期全面爆发。

  打造硬品牌 找准市场定位是关键

  竞争白热化 红木企业需练好内功

  “经过这场寒冬之后,东阳红木市场错位竞争的优势可能会消失,因为越来越多的红木企业会进入中低端市场。”曹益民说,红木市场竞争白热化将成常态。

  不久前,曹益民曾到河北大城考察过一些红木企业,原先从事中高端红木家具生产的企业纷纷调整方向,进军中低端市场。“一家企业原先中高端产品占70%,低端产品占30%,而现在则是中低端产品占90%以上,高端产品连10%都不到。”曹益民说,不光是河北大城,包括广东中山、福建仙游等一些红木家具企业都纷纷转向中低端市场。

  另外,一些原本做杂木家具的企业也开始转型做新中式家具,挤占中低端红木家具市场。这部分现代家具企业,团队管理能力、研发能力、市场运作能力都远远强于一般的东阳红木企业,对东阳红木市场造成的冲击力可想而知。

  “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,东阳的红木企业必须练好内功。”曹益民说,包括提升产品品质,提高企业管理水平,增强员工素质等这些都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。同时,红木企业不能局限于眼前,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,提升“信息化”和“智能化”水平,推崇创新,强化品牌,将目光着眼于未来。